分享與交流

謝謝其他喜歡手作的同好參觀我的blog,目前已經在每個作品的頁面上都加上版型及作法的出處,方便想試做的同好參考。針對有版權及著作權求檔的公開留言恕不回覆。

2014-04-23

8公分方型口金加長卡片款包

版型及作法:盈盈老師的洋裁基礎口金包初階

盈盈老師的示範作品:
8公分方型口金加長款蕾絲領設計作品
8公分方型口金加高款(標準版)紫色底仿絹棉布彩色櫻花圖布款作品
8公分方型口金加高款~特殊設計相機提包


四月開始,因為種種的原因,參加了亞東技術學院推廣教育中心的課程:洋裁基礎口金包初階平日上午班,這是這個口金包班的第一個作品。

關於這門課程的整體狀況,全部課程結束之後會另外詳述,這裡就只就作品本身製作的過程和遇到的問題記錄。


和其他地方開的基礎課程不太一樣的地方是,第一堂課老師直接把裁畫好的材料發給大家,從剪布、燙襯等步驟開始教學;畫版型則是要到課程進行到一半的第三個作品才會讓同學操作。

姑且不論其他的狀況,第一堂課倒是學到不少以往不會注意的,剪布和燙襯的細節。

以剪布來說,有的時候要剪在記號線的外緣,有時則是要剪在記號線的內緣,老師詳細地一一說明了為什麼應該這樣剪,還有,如何能精確地剪在適當的位置的手勢,對於以往很少做小作品的我,有很大的幫助。

燙襯的教學則是解開了我一直燙不好薄布襯的疑問。

雖然上 Simple Sewing 的課程時,曾經有老師說明過如何燙好厚襯的技巧,但薄襯總是以 "和厚襯一樣" 便匆匆帶過,但是,實際上不論是調整溫度也好,燙的時間也好,總是沒有辦法穩定、平整地燙好薄襯,因此以前我非常不喜歡做內袋要燙薄襯的作品。

這次課堂上便針對薄襯、彈性襯及鋪棉的燙法有詳盡的說明。原來除了溫度之外,燙的位置和順序也是很重要的。溫度的部份,老師提到不是每一隻熨斗都能用同一個刻度熨燙,雖然從低溫到高溫,整燙的順序是彈性襯、薄襯、鋪棉,但實際上自己的熨斗應該轉到哪個刻度,還是需要一些試驗。

以家中的熨斗來說,薄襯可以轉到 silk 的位置,鋪棉則還沒有找到可以處理得比較好的溫度。

第一堂的回家作業是把鋪棉的固定做好,裡外袋身兩側的直線車好。


第二堂課的重點放在如何在車縫之前適當的疏縫,包括底邊角、側邊如何固定,另外也教了一些車縫細節的技巧。

Simple Sewing 的課程因為大多是大袋物或衣服,大部份不會特別調整針距。但像是口金包這樣成品尺寸不大的,針距的影響就會比較明顯。

第二堂的回家作業是把表裡袋身完成,組合好。


第三堂課的重點在剪牙口,還有收合返口的迴針縫怎麼縫才能平整。

關於牙口的概念其實還停在一知半解的狀態,不過,老師在示範的過程中讓大家比較兩側有剪與沒剪的差別,印象很深刻。

我一向不是很喜歡縫布,所有能車的部份我都儘量用車的,因此手縫的部份除了針距的拿捏之外,我大概也沒有特別專長了 (笑) 。迴針縫第一次看老師示範的時候我還抓不太到要領,後來同學看到我縫的成果之後提醒我這樣縫還是拉不平,老師又示範和圖解說明之後,似乎有比較能掌握要領一點了。

下課前 10 分鐘,老師示範了接縫雙數縫孔口金的方法。因此,第三堂的作業自然是把口金和袋身組合在一起。


第一次縫口金,自然不敢太大意,下課回家的那天晚上就拿出來開始縫了。不過即使是有長時間縫物經驗的我,拇指和虎口的地方還是很酸,而且又一直戳到手,一度想把持針器拿出來用,不過,總之經過一陣努力之後,還算是順利地完成了。

第四次上課時,老師把大家縫好口金排在一起一一講解,讓大家從同學們發生的錯誤中學到經驗。我的第一個口金包也是屬於縫得很扁,蓬不起來的狀況,老師的說明是因為該拉平的部份沒有確實拉平的結果。

材料的花色相當特殊,雖然發材料的時候有看到其他雜貨風的圖案也很心動。

第一次縫篷不起來的袋身 (比例尺是甜點黏土課的達摩馬卡龍)

雖然不篷,但幸好還有對稱。


後來縫了第二個和第三個口金包之後,想要把這個包的口金重縫看看能不能有所改善,但即使第三個口金包的縫度有縫出來,卻還是拿第一個包沒辦法。不過,重縫了這個包之後再縫第四個作業,卻意外地理解了蓬度是哪裡來的了,這個部份就留到第四個包再寫吧。

第二次重縫還是感覺不出有改變....(默)

這個口金包的尺寸我本來不是很喜歡,想不到可以拿來裝什麼,做好之後的一陣子拿來裝記號筆,剛剛在老師的 blog 上找到其他的文章才發現原來也裝得下相機,試裝了小T 果然尺寸剛好,缺點是當初沒有做內口袋,沒有地方放另外的記憶卡。